Episode 48

E48|工作重塑:如何主动建构工作意义?

00:00:00
/
01:25:12

9 November 2022

1 hr 25 mins 12 secs

Season 1

Your Host

About this Episode

体制内的拼接修补者、难以落地的咨询工作、畏惧职场的准毕业生、被“监视”的奢侈品导购......本期节目,我们征集了来自不同行业、不同岗位的案例,他们分享了自己的工作经历和工作内容,以及对工作意义的追寻和思考。

同时,我们邀请了《毫无意义的工作》一书的译者吕宇珺,以及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管理心理学方向的副研究员白新文博士,就这些案例进行了讨论。

从个人心理的角度,白新文博士分析了工作意义感的来源:自主、胜任、连接。自主性的丧失、能力胜任方面的问题、工作完整性的破碎等,是导致工作无意义感的关键因素。

那么面对这种无意义感,个人可以做些什么?他们提出了“工作重塑”的概念。其实每个人都可以积极主动地赋予或者建构工作的意义。比如厘清自我和工作的关系、看到工作的完整性、了解工作的互依性、和一线用户产生更多连接、寻找工作的内驱力......

接下来,让我们听他们聊一聊工作意义。希望从大家的经历分享和嘉宾讨论中,你能获得一些启发,进而重塑自己工作的意义感。

本期节目福利
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听完本期节目的感受,我们会选出 5 位听众,送上《毫无意义的工作》一书。

点击获取本期节目飞书妙记逐字稿

如果想进一步了解和使用飞书,欢迎填写《组织进化论》播客听众专属的咨询渠道,免费获取1v1的使用咨询及产品演示联系飞书

【主播】
Zara ,飞书产品经理

【嘉宾】
吕宇珺 ,《毫无意义的工作》译者
白新文 ,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管理心理学副研究员

【主要话题】
工作意义的来源
[05:10] 个人工作意义感的来源:自主、胜任、连接
[07:06] 《毫无意义的工作》一书的主要内容
[10:02] 一份有意义的工作,总是包含了很多无意义的任务

Case 1:把工作当成自我实现的途径
[12:44] 口译-短视频-企业服务,三份工作中意义的变化
[15:38] 意义感的丧失:工作预期和结果的错配
[18:02] 把工作当成自我实现的途径
[20:23] 工作意义的核心是寻求自我和工作的关系
[21:03] 当打工人说“佛系”、“社畜”、“躺平”时,是在表达什么?
[24:25] 工作的完整性和互依性

Case 2:体制内的拼接修补者
[27:27] 银行hr:拼接修补者和打勾者
[31:23] 外部的工作动力究竟能持续多长?
[32:18] 个人的不充分就业:工作能力大于公司需求
[34:23] 年轻的时候更需要用社会评价、金钱来建立自己的存在感

Case 3:商业咨询的工作意义
[37:55] 商业咨询,打勾者和打手
[42:50] 咨询工作的无意义感:给别人出主意,但不一定被接纳
[43:13] 一份工作的社会意义和个人意义

Case 4:准毕业生对职场的畏惧
[46:09] 新一代年轻人:提前感受到职场疲惫
[55:02] 把实习或读研当成自我探索
[56:47] 毕业生选择工作的一点小建议

Case 5:和一线用户产生更多连接
[58:19] 如何把枯燥的社群运营工作做得有意义
[01:03:33] 主动创造工作的意义
[01:04:55] 跟一线用户打交道的工作,往往更容易感受到意义

Case 6:奢侈品导购——被“监视”的工作
[01:07:22] 大部分时间都在证明自己不是一个小偷
[01:11:26] 在严密监控下工作,更容易丧失意义感
[01:12:57] 给管理者的建议:严密监控是“丢了西瓜、捡了芝麻”

总结:工作重塑
[01:14:30] 如何判断自己的工作是否有意义?
[01:17:28] 如何主动赋予工作意义感?
[01:21:41] 嘉宾荐书:《拖拉一点也无妨》、《你为什么而工作》、《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思维课》

【Staff】
监制 ^ Zara、小北
后期   幸倍、陈太太
文字编辑 ^ 小北、林芸、雅琪
运营 ^ Yao

【相关阅读】

《拖拉一点也无妨》:作者:[美] 约翰·佩里 。作为一本获得搞笑诺贝尔文学奖的书籍,作者约翰·佩里阐述了很多有拖延症的人们其实不是一事无成的,在逃避本应该完成的事情的同时,他们把时间花在了其他事情上并且成功地完成了。这本书想要告诉拖延症人们,其实拖延症并不是罪,但是要学会去接受并且合理利用它。

《你为什么而工作》:作者: [美]巴里•施瓦茨。 本书中,巴里•施瓦茨分析了真正激励人工作的内在因素。工作有好工作与坏工作之分,但是与行业和职位无关,清洁工、理发师、作业员都有成为让人满意的工作的潜力,真正的关键不在薪水,而在于自主权、变化性、技能提升与成长空间、以及与他人幸福的关联度。

《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思维课》:作者[美] 亚当·格兰特(Adam Grant)。沃顿终身教授格兰特发现,我们大多数人能被划为三类:付出者、互利者和获取者。获取者只关注谋求利益,互利者愿意等价交换可预期的好处,而付出者则是不同寻常的一类人:他们乐于分享,不求回报。那这三类人在工作和生活中的表现有何不同?格兰特教授潜心研究10余年,认为在商业社会“分享”与“合作”的时代主题下,付出者从长远来看更可能成功。究竟是哪些因素使一部分付出者成了牺牲者或垫脚石,另一部分却跃至成功阶梯的顶端?格兰特对此深入挖掘,指引我们发展适合自己的社交风格,选择有效的付出方式,以实现可持续的成功。

点击获取《组织进化论》文字版

【关于我们】
飞书(www.feishu.cn)是先进企业协作与管理平台,整合即时沟通、日历、视频会议、云文档、云盘、OKR、开放平台等功能于一体。
飞书 OKR (okr.feishu.cn)是飞书上的一款目标管理工具, 帮助组织聚焦目标,实现战略落地。我们也有来自飞书的实践专家 ,手把手帮你的组织落地 OKR。
公众号/微博:飞书
本节目由@声动活泼制作播出

【加入听友群】
如果你喜欢这档节目并想和我们深度交流、结识其他志同道合的朋友,欢迎加入我们的听友群。请添加小助手“feishuokr”,并备注你的姓名和公司,小助手会拉你进群。